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_高h喂奶吃奶文1v1|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,欧美日韩久久精品,一级二级三级电影在线观看,亚洲国产91

熱門關鍵字: 光伏發電 平板太陽能熱水器 熱泵烘干

嗨,歡迎來到五星太陽能官方網站!

聯系方式: 0769-22176388 或 掃描二維碼留言

| 中文 | English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建光伏電站養老比買養老保險靠譜100倍
專欄:媒體聚焦
發布日期:2016-02-27
閱讀量:2910
作者:admin
收藏:
養老不能靠政府,更不能靠養老保險,兒女就更加指望不上了,不啃老就阿彌陀佛了。那么靠什么來養老呢?什么養老比較靠譜呢?對廣大擁有土地、宅基地、屋頂的農村戶口的居民來說,裝光伏電站比買養老保險、理財產品靠譜得多,不信請看下文。

 光伏新聞小編早已過而立之年,時不時也擔憂自己將來的養老問題,因此在工作生活中也時常關注這方面的問題。小編想起20年前,政府為了計劃生育,鼓勵大家少生或不生,大肆宣傳“養老靠政府”、“一人結扎全家光榮”,而今養老基金入不敷出,捉襟見肘,就打出“養老不能靠政府”的大旗,甚至決定以后65歲開始領養老保險。小編想,我現在36歲,等我領養老保險的時候,樂觀估計得70歲以后了,我能活這么久嗎?小編再預測一下,如果中國的生育率一直這么低下去,政府遲早要打出這樣的標語“一人拒絕多生,全村人工受精!”

       小編早就明白,養老不能靠政府,更不能靠養老保險,兒女就更加指望不上了,不啃老就阿彌陀佛了。那么靠什么來養老呢?什么養老比較靠譜呢?對廣大擁有土地、宅基地、屋頂的農村戶口的居民來說,裝光伏電站比買養老保險、理財產品靠譜得多,不信請看下文。

       由國務院扶貧辦、國家能源局聯合推動的光伏扶貧工程,已在全國燒出燎原之火。這個春節,作為光伏扶貧發源地、試點縣的安徽金寨,年味兒濃不濃?記者借新春走基層契機,前往一探究竟。

▲王合術把燈籠掛在電站支架上,笑容滿面

深藏于大別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縣,路很難走。爬上一坡,還有一坡;翻過一山,又是一山。

當光伏電站對于外界大部分民眾而言,還是比較稀罕的物事時,金寨人卻已習以為常了。記者沿途時不時能看到它們的蹤影,屋頂上、空地上、山頭上,甚至菜地里都有。尚存10萬貧困人口的金寨,是革命老區,也是國家級貧困縣。從2014年起,金寨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探索實施光伏扶貧,目前全縣已經建成家庭光伏電站8741座、村集體光伏電站218座。

因為有它們,猴年春節,金寨的貧困戶過得很溫暖。


赤貧家庭的另一重溫飽保障

記者趕到槐樹灣鄉楊橋村時,一輛白色高鐵列車正從詹政林家低矮的小屋后邊呼嘯而過。反差明顯的是,這個赤貧家庭用的還是土灶臺,墻壁被煙熏得黑乎乎,家什也破破爛爛。

詹政林是村里最窮苦的人,患有輕度弱智,約莫50來歲。十幾年前,他拾回一個流浪的女精神病人當媳婦兒,所幸誕下一名健康的女嬰。

“我叫詹順利,順利的‘順’,順利的‘利’,今年12歲,在楊橋希望小學上六年級。”詹政林的女兒性格活潑,一見面就很俏皮地自我介紹。或許每一位到訪者,都會對眼前的紅衣小姑娘抱以同情。

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,詹政林主要靠給人磨剪子、磨菜刀維持生計。當詹順利還小的時候,詹政林一手用蛇皮袋背著女兒,一手拎著工具,走鄉串戶討生活,所得勉強夠糊口。

同行的金寨縣扶貧和移民開發局副局長時培甫告訴記者,他曾將詹順利接回家里暫住,那時小姑娘連內衣都沒有,“聞者無不心酸”。

轉機出現在2014年11月底,由金寨縣扶貧和移民開發局、金寨縣供電公司等單位合力為詹政林建設的3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投運。陽光照向光伏板后,源源不斷地變成電力、變成錢,再變成詹家三口人的衣食。

聽鄰居講,現在詹政林出去磨剪子菜刀的次數大大減少了,低保、“賣電”收益及社會捐助,已經使其生活有了基本保障。

2月7日,除夕當天,詹政林的堂弟將他一家接到自己家里,過了個團圓年。而村里也用代管的“賣電”錢,幫詹政林置辦了不少年貨,足夠他家正月里所用。

“截止到正月初九,詹政林家的光伏電站累計發電3656千瓦時。按照一千瓦時電量創收約1元計算,電站已為他掙了3600多元錢。”正月初十,金寨縣供電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。

一般光伏電站的使用年限是20多年,這就意味著,詹政林在以后的20余年里,平均每年可穩定獲得約3000元的“賣電”收入。

尤為令人高興的是,就在同一時間,來自金寨縣供電公司的另一則消息稱,光伏扶貧讓詹順利這個小姑娘的處境被更多人知曉,已有愛心人士決定伸出援手,一對一幫扶她到大學畢業。

王合術說:養兒不如建電站

梅山鎮小南京村,68歲的王合術剛吃完午飯。他家的光伏電站就建在大門口旁的空地上,比古代大戶人家守門的石獅子還吸引眼球。

“我的電站是去年6月9日開始發電的。”精神矍鑠的王合術相當健談。去年,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、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˙白克力到金寨調研光伏扶貧時,專程來到王合術家里看了看。這是老人最難忘的事情之一。

王合術特意向記者展示了用于發放發電收益的銀行卡及回單。上面的信息顯示,就在1月26日,他一下子收到了1600元“賣電”錢。

對于經濟來源有限的王合術來說,這1600元錢是一筆實實在在的巨款。“人老人,田是種不動了。我有一口水塘,沒多大,用來養魚,一兩年賣一次,也就只能賣上一兩千塊錢。”王合術獨居,只有一個常年在外打工的兒子。由于家里窮,兒子40多歲了還沒討到媳婦兒。提起兒子,王合術的心情顯然不是多好,花白的胡子一翹一翹:“他打工的錢,能裹住自己吃喝就不錯了,我可不指望靠他養老。哎,養兒還不如建電站呢!”王合術之所以對電站感情深,還因為他的另一項重要收入———包裝雞蛋,也跟光伏扶貧有關。

此事說來有些離奇。王合術30多歲時,安徽太和縣一名商人來金寨賣掃把,但碰上火災事故,一車掃把被付之一炬。

在王合術牽頭賣糧資助下,這名落難商人才得以返鄉,后來東山再起,又回金寨投資建了養雞場。

巧合的是,王合術成為光伏扶貧戶一事在當地電視臺播出后,恰被商人看見。商人驚訝于昔日恩人生活陷入困境,立刻聯系上他,給他找了份為養雞場包裝雞蛋的輕松活計,每年能為他增收4000元錢。

如果沒有光伏扶貧,這個關于報恩的真實故事將不會上演。此次探訪中,金寨縣扶貧和移民開發局工作人員送來了春聯和燈籠。王合術貼好了春聯,一指自家的光伏電站:“燈籠哪里都不要掛,就掛電站上!”過完年后,王合術的院子告別冷清,外甥等眾多晚輩紛紛前來給他拜年。而那個掛在光伏電站支架上的大紅燈籠,在風中就像一簇跳躍的火焰,讓來者無不多留意了幾眼。


預脫貧戶的日子更有盼頭

槐樹灣鄉興田村海拔雖不高,但地形起伏較大,民居分散。丁顯月就住在半山坡上,對門有一片毛竹林,坡下是一塊塊水田。

只從房子的老舊外表就能看出,這是一家貧困戶。“我家最初不算窮,后來老伴和自己都生了大病,兒子也得了腦膜炎,花了很多錢,家里才變窮了。”丁顯月告訴記者。同行的村干部表示,農戶因病致貧,在鄉下比較常見,丁顯月就屬于這種情況。


歲月已經在63歲的丁顯月臉上留下太多痕跡。當年憑他一身好力氣蓋起來的三間平房,如今在村里是最簡陋的,甚至無法承受光伏板的重量,光伏電站只得建在房屋的一側。

但金寨縣扶貧和移民開發局副局長時培甫告訴記者,丁顯月是2016年的“預脫貧戶”。也就是說,若不出意外,丁顯月明年就能甩掉貧困戶的帽子。“我現在身體恢復差不多了,平時能在鄉里打打零工,幾畝水田也還種著,每畝多少掙個三四百塊錢。兒子在外地重新找到了工作,活兒比較輕松,工資還算可以。總之,日子有了盼頭。”丁顯月說。

“賣電”是丁顯月得以“摘帽”的重要支撐。“要是算抵扣部分的話,電站已經給我掙了3000多塊錢。”他說。丁顯月、詹政林的光伏電站都屬于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。融資模式是,先由貧困戶統一從村級貧困互助發展資金中借款,然后分6年從其發電收入中扣除,借款利息則由縣財政統一貼息解決。由此貧困戶一分錢不掏,就能得到一座電站。

而首批項目的融資模式是,政府、貧困戶、企業各出1/3。顯然,第二批項目的融資模式更容易被貧困戶所接受。

“賣電”得來的錢,令丁顯月手頭寬松不少,盡管過年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兩個人,他仍置辦了不少臘貨。在他家的房頂上,幾串臘肉散發著臘香,讓屋里年味兒十足。正月里頭幾天,丁顯月家里不斷有親戚登門拜年,熱鬧程度更甚于王合術家。而金寨的天氣似乎也很配合這氛圍,天天陽光明媚。

正月十二,金寨縣供電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,丁顯月的光伏電站發電量很快就要突破4000千瓦時“大關”了。

也許所有受益于光伏扶貧的貧困戶,過的日子都如這數據一樣,在節節攀高。統計顯示,2015年,金寨的光伏扶貧項目共發電1823萬余千瓦時,為貧困戶創收約1800萬元;2016年,算上新投運的項目,光伏扶貧預計將為金寨貧困戶創收約5000萬元。



(掃描以上二維碼,分享到朋友圈)

上一頁:【重磅】李克強總理2016政府工作報告:完善風能、太陽能等扶持政策
下一頁:節能萬里行,吸引了眾多群眾的圍觀。